手机版

跨国公司跨境资金使用更便利

时间:2025-04-02 06:46:00

来源:经济日报

为提升金融稳外贸稳外资服务质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发布公告称,决定在天津、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安徽、福建(含厦门)、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新疆等省份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便利跨国公司企业跨境资金统筹使用。

此次入围试点的省份所涉及试点政策内容主要包括,允许跨国公司根据宏观审慎原则自行决定外债和境外放款的集中比例;允许跨国公司通过国内资金主账户办理境外成员企业本外币集中收付业务;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收支业务;不涉及外债和境外放款额度的资本项目变更等业务可以由银行直接办理。

资金池,即现金总库,是跨国公司集中运营和管理资金的重要工具。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肖胜撰文表示,随着自身跨境投资和贸易的日趋活跃,中外资跨国公司加大境内外成员企业资金统筹调度运营的需求应运而生。为更好满足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需要,国家外汇管理局从实际出发,探索创新“本外币合一、高低版搭配”的跨国公司资金池政策。

据了解,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主要面向信用等级较高的大型跨国公司企业集团,要求境内全部成员企业上年度本外币国际收支规模合计金额不低于等值70亿元人民币,且境内外全部成员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合计金额分别不低于100亿元人民币、20亿元人民币。该政策于2021年3月份在北京、深圳率先推出首批试点;2022年推出第二批试点,在首批2个试点地区和10家试点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地区和企业;2024年12月份,试点政策再次得到优化调整。

作为跨境资金池业务从“双轨制”向“一体化”迈进的关键创新,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逐渐成为特大型跨国企业全球资金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试点跨国公司既可以利用跨境资金池更加便利地管理成员企业跨境资金,管控好海外资金风险,还可以盘活企业境内外资金头寸而节约财务成本,对企业持续稳健经营和发展海外业务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框架先后历经多轮优化,政策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体现了从局部试点向全国推广、从严格管理向适度放宽、从单一币种管理向本外币一体化管理的整体趋势。肖胜介绍,自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试点推出以来,截至2024年11月末,共有54家跨国公司完成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业务备案,惠及境内外成员企业3188家,办理资金池项下跨境收支4669.41亿美元。

随着试点政策的推陈出新,跨国企业的跨境资金运营需求更加多样化,对商业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银行需要对政策背景、内容要点、监管导向有全面把握,以便为企业提供专业精准的解读与辅导,帮助企业在合规前提下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统筹提升全球资金运营管理效能。同时,也要把握好“促便利”与“防风险”的动态平衡,按照监管要求积极落实展业责任。

据悉,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加力推进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加快推动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管理政策提质扩面,不断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勾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