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上海率先开启了针对边走边抽烟的室外“游烟”现象治理,受到广泛关注。此次上海的治理重点集中在中外游客集中、人群密集的“网红”地标场所,一边组织起由街道卫生专员、物业安保以及志愿者构成的监管网络,对公共场所吸烟者进行劝阻,一边绘制“吸烟地图”,以“人力引导+AI辅助”的模式帮助吸烟者找到吸烟区。这种“疏堵结合”的方式,显示出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的文明、温度与智慧,更是给“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城市文明背后,承载着历史、文化、经济等多重要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城市文明不仅蕴含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是在中国特色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迸发创新与活力。中国城市文明的故事,既是对内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总结与宝贵经验,也是对外展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独特魅力与制度优势的重要窗口。
从上海的“游烟”治理中,可以看到中国城市文明的数字化与人性化的两大特征。冰冷的数据与温暖的人心,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趋势,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驱动下正实现有机的结合,创造出更高效、更友善、更安全、更有活力的城市环境。
首先,数字化治理是城市文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创新活力的关键手段。一方面,从城市自身发展来看,政府数字治理能力提升,能通过降低交易与服务成本、提升治理效能和鼓励市场创新,塑造更具活力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区域合作来看,数字化升级能大幅缩短资源、知识、政策等流通链条,推动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实现优化配置,增强城市间沟通与协同的机会,将常见的区域城市空间结构从“中心—边缘”转向网络状分布,城市职能分工也更加扁平化。可以说,数字化治理是健全城市文明、发挥城市示范作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其次,人性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城市不仅是企业繁荣、产业升级的经济载体,更是居民幸福生活的家园。从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就业,到消费、服务、文化,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福祉是城市“软实力”的基础,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在幸福的生活之上。居民的生活、消费选择越丰富,文化创新的活力就越旺盛,进而才能推动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
此次上海的“游烟”治理,正凸显了数字化与人性化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数字化手段为“游烟”治理装上了 “智慧大脑”。自推动公共场所“无烟化”以来,上海推出了“控烟老克勒”等智慧助手,引入大语言模型,帮助解答控烟政策、无烟场所、戒烟方法等问题。还通过“控烟热力地图”等方式,实时反馈“游烟”现象,强化数字化治理的实效。另一方面,“游烟”治理的出发点,是针对目前上海成人吸烟率已下降至19.2%,但人群二手烟暴露率仍高达到47.6%的客观现实,进一步严化控烟规定、为居民健康福祉而作出的升级措施。同时,限制“游烟”也并非对吸烟者的“一刀切”,而是通过引导、规劝,提醒吸烟者注意其他被动吸烟者所要承受的危害,主动规范、克制自己的行为。
以城市文明推动高质量发展,关注数字化与人性化价值,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播,更是对全球城市治理创新贡献中国智慧。(作者是北京海开控股产业发展中心产业研究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