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一路口一方案一时段一策略 咸宁市区125个路口信号灯优化调整

时间:2025-04-03 09:26:00

咸宁网讯 记者王馨茁、通讯员王凡报道:红绿灯会“呼吸”,堵车变“绿波”……今年以来,我市交警部门开展了一场涉及中心城区125个路口、12个不同时段、1100余套信号调控方案的“微创手术”。

据介绍,在持续监测路段交通运行态势,深入分析研判路口配时现状后,交警部门针对中心城区各大路口,采取“一路口一对策,精细信号灯配时”的方法,对道路实施“主干道优先通行,兼顾支路畅通”策略,留出路口通行空间,确保车辆有序通行。

“例如城区丹桂桥,在晚高峰时段,极易因路口排队车辆留滞溢出交叉口,引发交通拥堵。根据流量变化情况,我们将全天精细划分为12个时段,并分配不同绿灯时长,对该路口交通组织进行优化。”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任华强介绍,经测算,平峰期间路口整体配时周期缩短24秒,每个方向等红灯时间相应减少6秒。

今年年初,市民争当“智能外脑”,就交通信号灯配时或设置、道路设计、标志标线四个方面,以及4个改造路口交通优化方案提出“金点子”。交警部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和部分市民建议,按照“一路口一方案、一时段一策略”的原则,对信号灯配时进行了科学优化,并就路口渠化、交通组织、掉头点设置等进行优化改造,还对道路标线、标牌等进行更新升级。

作为城区的关键通道,咸宁大道沿线学校、商业区、居民小区等业态多样,每逢高峰期存在多处堵点。

为实现多点共治、联动增效,咸宁交警在优化单个路口信号灯的同时,实行相邻路口信号灯联动控制,形成绿波带路段,让驾驶体验更加便捷、高效。

经系统优化,在双鹤桥、丹桂桥、新二号桥关联的6个路口,高峰平峰时段为绿灯联动放行,与其他路段形成持续畅通的绿波带。

目前,在主城区,已形成书台街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周边区域、银泉大道沿线、双鹤桥—丹桂桥—银桂桥绿波放行。

据高德地图实时数据显示,新的配时方案实施后,咸宁大道路口拥堵指数下降26.4%,平均车速提升29.9%,车辆排行长度减少约300米。“信号灯目前可以早晚高峰自动延长绿波时长,旅游旺季智能调节放行节奏。”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袁震介绍。

这场交通优化行动仍在继续,信号灯配时优化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为确保配时始终处于最优状态,交警部门建立长效监测机制,根据交通流量的动态变化,灵活、适时地对信号灯配时进行再优化,不断巩固和提升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