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凌晨3点的深圳平湖南货场依然灯火通明,3名青年突击队员正围坐在电子屏幕前,为即将发往欧洲的特快班列核对最后一组数据。这是广深铁路物流中心平湖南营业部货运二班的日常场景,这支由16名平均年龄26岁的青年组成的先锋队伍,正在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供应链受阻的复杂形势,2024年,他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累计发运中欧班列195列,运送货物1.96万标箱,货值超7.1亿元,同比增长3.72%。
“以前我们就像散落的珍珠,现在团组织把我们串成了项链。”青年杨子航带领团队针对跨境电商货物特性,联合物流企业推出“拼箱+整列”混合运输方案,单列载货量提升至800标箱,让大湾区的爆款商品得以高效出口。自动化传送带、智能叉车等设备的引入,更是让单日货物处理能力突破1.2万吨,较2023年增长25%。
在提质增效的主战场,青年突击队针对高附加值货物运输难题,研发出双线并行作业法,分拣、安检、装箱环节同步推进,原本漫长的装车时间一下子缩短至12小时,较传统模式减少了20%。这意味着“广货”能更快地奔赴全球,为大湾区的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在服务社会民生方面,青年突击队同样不遗余力。针对欧洲红酒进口需求激增的情况,他们联合海关开通绿色通道,设计恒温集装箱运输方案,使返程班列货值同比增长45%。2025年春运期间,通过7×24小时不间断作业,将一批50柜的俄罗斯冰鲜食品提前7天送达广州,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年第一拨欧洲海鲜。“我们不仅要跑得快,更要跑得好。”团支部委员李君玲展示着一组对比数据:2024年中欧班列运输时效比海运快60%,运输成本比空运低30%,单位能耗下降18%。
中欧班列的高效运行,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带动着大湾区的经济飞速发展。他们还与跨境电商平台等企业合作,创新“班列+园区”模式,为200多家企业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带动大湾区外贸额增长超50亿元。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布局更加深入。
当“湾区制造”搭乘中欧班列奔向世界,当欧洲商品通过返程班列走进千家万户,这群90后、00后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既能扛起服务国家战略的重担,也能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通讯员 邓颖晖 杨子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19日 04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