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薛婷阳
4月18日晚间,“隔膜王”恩捷股份(002812)公告,公司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监管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同日,深交所因同一事由向恩捷股份下发监管函。
决定书指出,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存在问题,包括募集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募集资金通过非募集资金专户代付、部分募投项目以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部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因上述违规行为,恩捷股份被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公开资料显示,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于2016年9月在中国A股上市挂牌,涵盖“新能源”和“包装”两大业务体系,以及“膜类产品”“包装印刷产品”“纸制品包装”三大产品板块。
业绩方面,恩捷股份预计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将亏损5.15亿元到6.65亿元,同比下降120.38%至126.32%。若该业绩实现,恩捷股份将迎来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4年前三个季度均实现正盈利,而第四季度的业绩断崖式下跌直接吞噬前三季度4.43亿的归母净利润,并将全年业绩带向亏损,边际风险难以忽视。
对此,恩捷股份解释称,此次业绩变动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锂电池隔离膜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叠加下游降本压力,锂电池隔离膜产品价格及毛利下降。同时,公司拟对存货等资产计提减值损失,对本报告期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从财务表现来看,2023年行业打响价格战,隔膜的利润空间下降,恩捷股份的毛利率也随之受影响。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47.83%一路下滑,2023年降至37.43%。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仅有20.96%。
这份亏损的业绩成绩单也消磨了投资者信心,截至4月18日收盘,恩捷股份股价仅有28.76元/股,较2021年9月股价峰值已“脚踝斩”,市值更是蒸发了超2400亿元。
近年来,在行业压力加剧的背后,恩捷股份开始向海外市场探索以谋求破局。
今年4月3日,恩捷股份公告,下属子公司美国恩捷与美国某知名汽车公司签订《供应协议》。本次合作客户预计2026年至2030年向美国恩捷(及其关联公司)采购约9.73亿平方米的锂电池隔离膜。
2024年12月24日,恩捷股份与Ultium Cells LLC签署材料供应合同,后者将在2025年内向恩捷股份子公司采购不超过6,625万美元的锂电池隔离膜。2025年1月21日,公司又与LG Energy Solution签订《供应协议》,后者预计2025至2027年在全球市场上向公司采购约35.5亿平方米的锂电池隔膜。
在加速产能出海之路上,恩捷股份早在2020年底便宣布在匈牙利投建湿法锂电池隔离膜生产线及配套工厂项目,并在2021年底决定追加投资,追加后总投资额为3.4亿欧元,规划建设4条全自动进口制膜生产线和30余条涂布生产线,基膜年产能约为4亿平方米。
2024年6月,恩捷股份再度公告将在匈牙利启动建设第二期湿法锂电池隔离膜生产线及配套工厂,总投资额约4.47亿欧元,规划总产能约8亿平方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