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推广免陪照护服务,“好照护”要有“好价格”

时间:2025-04-28 07:04:00

短评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广东省医疗机构提供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广州、深圳、汕头等8个城市开展省级首批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同时强调后续将视情况逐步扩大省级试点范围。

八九十岁的老人住院,但家里人工作繁忙无法抽身照顾怎么办?很长一段时间,“无陪护病房”在全国各地推广试点,相比于患者自聘护工,“无陪护病房”的护理员经过医院培训合格后才上岗,且价格相较于市场而言更低。大大减轻家庭照护负担的同时,也向患者及家属提供了更专业和实惠的选择。

然而,受制于没有正式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医院在定价和收费上存在难度,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陪护病房”的推广。去年10月,国家医保局优化调整了护理价格政策,新设置了“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让这一服务有了“姓名”,实行政府指导价也让推广“无陪护病房”有了政策基础。

服务进一步规范升级,但价格是否合理仍是患者及家属最为关注的重点。综合来看,以“一对三”(一个护理员照护三名患者)为例,各地免陪照护服务的价格大多在每天120元至150元之间,最新发布的广东省公立医院免陪照护服务价格标准中,“一对一”为每天280元。如何相较于市场化的机构照护服务在价格上有优势,仍是推广免陪照护服务需要攻克的难点。尽管各地已有试点医院将此类服务纳入医保,但考虑到各地医保基金结余情况不一,全面铺开恐怕尚有难度,国家医保局也有“免陪照护服务”暂不纳入医保的定论。对此,《方案》也提出探索覆盖免陪照护服务费用的商业保险。另外,地方财政、医保、患者三方共担模式也不失为未来的探索方向,最终目的是要确保免陪照护服务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

除了价格,患者及家属对于免陪照护服务产生顾虑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陪护服务的接受度不高、担心陪护出现“虚假服务”“敷衍服务”、害怕服务出现失误漏洞等。因此,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是另一个突破口。以本次广东发布的《方案》为例,其中提及从事免陪照护服务的护理员除需取得培训考核合格证书外,还要拿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无论是第三方机构劳务派遣还是医疗机构自聘,都要将医疗护理人员纳入医院统一管理。这些表述在进一步规范免陪照护服务之外,同样对建设“医护一体化”有所裨益。只有不断推动“护工”向“护理员”的业态转型升级,护理队伍的专业性和安全性对老百姓来说才更加可感可知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