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六连冠”!鄂尔多斯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时间:2025-04-24 15:25:00


4月23日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命名大会在北京举行

鄂尔多斯市被授予

“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锡林浩特市、准格尔旗、额济纳旗


聚焦党的领导,“暖城”双拥更有力度


鄂尔多斯市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定期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将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各级党委、政府年度实绩考核目标。建立健全市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军政联席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制度,构建形成“党政主导、军地协作、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的双拥工作运行协调机制。



聚焦凝聚共识,“暖城”双拥更有厚度


积极构建阵地教育、媒体宣传、全民教育“三位一体”的双拥宣传教育模式,国防(双拥)教育展厅、双拥主题广场(公园)、双拥一条街等设施日益完善。有效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开展全方位、分众化、多视角双拥宣传,乌审旗“戍边英雄”广告牌得到中央媒体的关注,“双拥先进个人”“双拥工作先进单位”“最美军嫂”的典型事迹引领时代风尚,“八·一”建军节首次一级燃放烟花秀在乌兰木伦湖广场上空绚烂绽放,“暖城”双拥再次火爆“出圈”。乌兰牧骑民兵分队充分发挥“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让爱国拥军情怀植于群众心中。12所“少年军校”、9所“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奠定了爱国拥军“从娃娃抓起”的坚实基础。



聚焦实事难事,“暖城”双拥更有温度


优化完善安置就业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113名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全部按政策安置,40名随调家属和未就业随军家属妥善安置,1864名退役军人实现稳定就业。4.45亿元优抚资金、300余万元帮扶援助资金、195.8万元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贴、200多名军人子女教育优待、1500余万元慰问金、3.7亿元部队基础设施和装备配备资金、168项优待目录清单……


一串串数字背后彰显了“暖城双拥”温度,让广大现役军人“后路”更顺心、“后院”更安心、后代更“放心”,让广大退役军人生活更“暖心”,让驻市部队抓备战谋打赢更有“信心”。



聚焦双向支持,“暖城”双拥更有深度


驻市部队始终把驻地当故乡,主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自觉扛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累计治理荒漠30余万亩。大力支持乡村振兴,累计投入资金790余万元,完成基建项目120余项,援建或资助学校10所,结对帮扶困难学生65名,挂钩帮扶31个嘎查村。鄂托克前旗巴彦乌素嘎查获评全国“军队支持乡村振兴百村样板”。充分发挥应急应战作用,执行防凌防汛防火等急难险重任务140余次,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圆满完成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安保等勤务76次,主动参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市等创建活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社会参与,“暖城”双拥更有广度


成立鄂尔多斯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和鄂尔多斯市崇军联盟,打造鄂尔多斯市工人文化宫“崇军驿站”“鄂尔多斯退役军人仕博健康服务中心”,搭建社会拥军平台。开展“一济两助”“千企崇军”活动,958家企业与新兵家庭结对联系全覆盖。康巴什区第三小学成为全国双拥共建单位,伊金霍洛旗与二连浩特市某边防连队结对共建同心戍边,准格尔旗与空军某部队结对共建打造国防教育基地,鄂托克前旗海军爱民学校越办越好,“鄂尔多斯舰”即将劈波斩浪驰骋在祖国万里海疆,“暖城”双拥的活动载体不断丰富,更加多彩。



“六连冠”不仅是过往成绩的总结

更是未来奋进的起点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

鄂尔多斯市将以此为动力

持续深化双拥工作改革创新

进一步完善军地协同共建工作机制

推动双拥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为推进强国强军事业

贡献鄂尔多斯双拥力量


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鄂尔多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