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钓具产业和文旅融合发展,临湘小浮标“钓”出大产业

时间:2025-04-24 02:52: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3日岳阳讯(特派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好标在手,钓鱼不愁。”在垂钓爱好者的圈子里,这句俗语广为流传,而备受推崇的好浮标,大多产自岳阳临湘。这座享有“中国浮标之乡”美誉的城市,正以一支支小小的浮标为“饵”,“钓”起一个蓬勃发展的大产业。今日上午,参与“大美江湖·天下岳阳——2025全国主流媒体岳阳文旅之行”采访活动的记者一行,来到中国浮标之乡临湘,解锁产城融合文旅融合的发展传奇。

临湘地处湘鄂边界、长江南岸,河湖水系发达,渔猎文化源远流长,为浮标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清光绪年间,临湘人刘璈出任台湾兵备道时,就将浮标工艺带到了宝岛。1992年,刘璈的后裔把现代浮标制作技术带回临湘,合资开办了临湘第一家浮标生产厂,由此开启了临湘浮标生产的新时代。此后,临湘浮标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临湘浮标产业已形成了庞大的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目前,临湘共有钓具(浮标)市场主体31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74家、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行业从业人员达6万人。2024年,临湘钓具(浮标)产业总产值突破85亿元,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今年产值预计可突破100亿元。“临湘的标、威海的竿”已占领国内钓具市场。

走进临湘钓具产业园,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是临湘市的钓具产业核心区,集浮标及钓具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1000多亩的园区内,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吸引了众多龙头企业集聚。配套的7万平方米电商物流园,投资达1.76亿元,入驻企业商户500家以上,已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24年,这里的电商发货量在全省特色产业中稳居前三,抖音全国垂钓产业带浮标类目销售第一,快递发货量超8000万单。

科技创新,是临湘浮标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依托政策扶持,临湘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科技创新奖补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如今,临湘浮标产业已研发出全自动打磨机、3D打印等10余项新技术,推出智能浮标、碳素钓箱等4000多种产品,拥有专利540项,9家企业成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的行业领跑者。

在湖南省池海浮标钓具有限公司的自动化成型车间,工人只需在微电脑设置参数,浮标数控成型机便能精准作业,将浮标打造成指定形状。曾经需要30人值守的打磨车间,如今只需2人,一台机器一次可打磨40支浮标,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临湘还积极探索产城融合、文旅融合的发展新路径。规划建设的“中国浮标特色小镇”,整合了三湾生产区、长安古街区和白云湖垂钓区连片开发。近几年,通过举办浮标文化节和垂钓节等节会赛事,临湘成功吸引媒体曝光流量超30亿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促成交易量超30亿元,全力打造“临湘浮标,游钓天下”的特色产业地标,让钓具产业与城市发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临湘的浮标,不仅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还通过电商平台远销海外,让世界领略到中国浮标的魅力。”临湘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临湘小小的浮标,正成为临湘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托起这座城市富民强市的大梦想,书写着钓具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