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它曾偏居一隅,如今为何成为乳业新宠?

时间:2025-04-24 19:42:00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水牛奶的消费群体局限于两广地区,但是近年来,凭借稀有奶源、高营养、醇厚口感等标签,同时搭乘互联网和电商普及的东风,水牛奶这一曾经偏安于一隅的地方特色,在传播媒介及新饮品等消费场景的助推下,正在走向更多消费者面前。

正在被“熟知”的水牛奶

作为小众乳品,水牛奶的真正走红和相关企业的业绩飞涨,还要从2020年说起。2020年4月,天猫开展国内外十大纯净牧场溯源活动,多位淘系主播为广西水牛奶带货,此举也让水牛奶为更多消费者熟知。在电商平台的推广下,水牛奶也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

2022年“618”期间,水牛奶在天猫超市和京东的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00%和74.5%。2022年年底,京东自营的水牛奶品牌由最初皇氏乳业一家,增加到百菲酪、乐纯等6个品牌,销售额则从最初的月均十几万增长到月均数百万。

2023年上半年,天猫的水牛奶规模同比增速为42%,京东的水牛奶规模增速为75%。

目前,市面上的水牛奶品牌并不少,常见的包括皇氏乳业、百菲乳业、桂牛乳业、石埠乳业、壮牛乳业、慕酪希、民歌、爱依恋、乐纯、优佳纯、乳鹰、来思尔等。随着水牛奶行业的不断发展,水牛奶产品除了进入商超等传统渠道之外,其应用范围也开始变得多样化。

据记者了解,国内很多茶饮、咖啡品牌都开始运用水牛奶来调配产品,水牛奶在B端餐饮门店的应用场景也逐渐扩容。据悉,皇氏集团在深化与新茶饮行业的战略合作上持续发力,为多家头部品牌定制开发水牛乳基底原料,例如Manner咖啡、霸王茶姬、隔壁刘奶奶、萃茶师、乐乐茶、茶百道等头部咖啡、茶饮、乳品品牌,成功将水牛奶从传统乳饮场景延伸至现制茶饮赛道。

与此同时,百菲乳业也在向茶饮咖啡门店供货。据相关报道,百菲乳业相关负责人曾透露,其也在积极探索为新茶饮提供原料的机会。而百菲乳业在2022年、2023年陆续成为拉瓦萨咖啡、沪上阿姨奶茶等品牌的供应链合作企业,提供1L装水牛纯牛奶产品作为原奶。沪上阿姨方面透露,百菲乳业主要是为其水牛奶蛋糕供应原料。

此外,皇氏集团与百菲乳业分别开设了属于自己品牌的“在桂里”以及“水牛哞哞”的奶茶品牌店,让水牛奶的新茶饮更进一步走到消费市场。

在面对乳业消费升级与健康需求双轮驱动的市场下,水牛奶产业也在推进产品高端化与差异化战略。目前,水牛奶的特色创新产品中包括娟姗水牛、A2β酪蛋白鲜牛奶、有机鲜牛奶、水牛拿铁、鲜水牛乳茶和水牛奶冰淇淋等特色产品。

对于水牛奶产业的发展前景,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中国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健康乳品的追求正不断提升,而水牛奶的高蛋白质和乳脂含量,不仅决定了它的高营养价值,也使得以其为基础的产品口感更好,未来市场还是非常广阔的。”他进一步强调,“相关企业要不断加强水牛奶的产能建设、提高产量,使得整个产业拥有更大的规模和效益,不然终究只能沦为非常小众的产品。”

“新”关注下的大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十几年前,水牛奶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众品类,市场价格仅每公斤5至6元,奶源供过于求。而如今,水牛奶已经凭借营养和口感特点逐渐打开市场,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水牛奶原料价格已攀升至每公斤16—19元。

广西水牛研究所副所长曾庆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消费市场对水牛奶营养价值认知的提升,市场需求会进一步的扩大,奶水牛的养殖市场也会迎来加快发展的一个时期。据曾庆坤介绍,奶水牛在南方十几个省区都有分布养殖,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湖北、湖南、贵州、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其中广西、云南、广东较多。

从广东、广西、云南等区域在奶水牛产业方面的发展来看,广西在奶水牛产业方面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据广西农业农村厅和广西水牛研究所2024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西奶水牛存栏10万头,水牛奶年产量约12万吨,占全国总量的85%,水牛奶及相关加工奶制品年产量约为80万吨。

在面对水牛奶广阔的发展市场的同时,水牛奶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也日渐凸显。

皇氏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健在近期参加特种乳会议中提到,国内奶水牛单产仅1.8吨/年,远低于印度(3.5吨/年);规模化养殖比例不足40%,深加工率约为70%,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足10%。“这些都是国内奶水牛产业发展的短板。”

据了解,由于养殖规模和奶水牛存栏量的限制,水牛奶产量无法满足大规模市场需求,与普通奶牛相比,水牛奶产量明显较低,奶水牛的生产周期也比较长,单体产奶量约为1.5—2吨/年,而荷斯坦奶牛的平均年产奶量为6.5—7.5吨;而且奶水牛的泌乳周期较短,且泌乳量受到季节和环境影响,夏季和高温环境下产奶量会明显下降。

针对奶水牛产业发展,各地政府也通过提供补贴、技术培训等方式鼓励农户参与水牛奶生产,为国内奶水牛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2024年8月,广西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关于实施2024年支持牛羊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引进牛羊(奶水牛)良种种质资源;对从国外引进高产奶水牛或利用国外胚胎移植产下高产奶水牛的养殖场(户),按照不超过1万元/头的标准予以一次性奖励。

4月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专项之“奶水牛产业高产高效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在南宁正式启动。据悉,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对项目给予强力支持,每年配套7000万至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牛羊产业发展,并将奶水牛产业纳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白皮书重点推进。

项目聚焦种质创新、智慧养殖等“卡脖子”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政指出,广西奶水牛产业战略布局意义重大,需依托胚胎移植技术突破种质瓶颈,建立核心高产牛群,利用南方饲料资源实现降本增效,将广西打造成为中国奶业的示范区,彻底扭转“北奶南运”困局,推动形成“南北双核驱动”的奶业振兴新范式。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现代化养殖技术、引进良种繁育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奶水牛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水平,从而加强水牛乳的自给能力。

在曾庆坤看来,广西、云南、湖北等地奶水牛种业创新方面的工作做的较好,目前国内开展的奶水牛育种主要还是以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地中海水牛以及槟榔江奶水牛等水牛品种为主。“我们也在利用原有的奶水牛遗传资源积极争取从国外引进活体高产奶水牛以及高产冻精、胚胎。” 曾庆坤表示,“奶水牛育种工作的持续推进,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奶水牛的单产,提升高产奶水牛的数量。”

除了奶水牛优质奶源的保障,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也在同步进行。去年年底,百菲酪携手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共同成立了水牛联合研究中心。双方将在奶水牛现代化养殖、水牛奶产品创新研发以及人才培养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水牛奶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当然,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仍有一些痛点和难点。首当其冲的是标准的缺失,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乳制品行业的细分赛道,目前国内还尚未有对水牛奶专门定制的国家标准。宋亮表示,目前,水牛奶行业的生产标准并不统一,市场上一些产品也不完全是水牛奶。

但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水牛奶产业的健康发展,行业相关标准的不断完善落地,同时企业不断提升水牛奶产量和品质,品牌积极拥抱线上销售渠道,水牛奶产业未来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中奶水牛图片由广西水牛研究所副所长

曾庆坤提供)

丨来源乳业时报 记者 杨丽霞

丨本期编辑:冯晓敏

丨校读:冯晓敏

丨监制:张耀 封斌

丨总监制:赵敏


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使用本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乳业时报官方微信;本平台转载内容部分来源网络,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闻热线:0471-6564013

广告热线:0471-6564013 6564046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