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星空中,金色的鸟掠过……”清脆纯净的童声缓缓响起,优美的旋律飘荡在成都市凤凰山体育场上空。4月16日晚,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等学校的师生代表,众多街头艺人等“城市逐梦者”,以及远道而来的贵州榕江县车民小学的师生代表,携手唱响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歌曲《逐梦》,让人们提前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成都世运会的炽热氛围。
2025年成都世运会日益临近,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爱成都,迎世运”的口号,已深深融入每位市民心里,一场全民参与的体育热潮在全市掀起。本月起,“全民健身,运动赶集”系列赛事活动在成都各区市以及多个街道社区相继展开,一波接一波的运动热潮,生动呈现出全民迎世运、全域“动”起来的热烈景象。
近日,在曾经举办了202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东安湖体育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0名选手共同参与了东安湖半程马拉松赛。赛事起终点设在东安湖公园成都大运会火炬塔,沿途串联东安湖、东安阁、驿马河公园等景观地标,让选手们尽览美景。赛事深度融合体育与文化、旅游、商业等产业,打造综合性消费场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大运会到世运会,东安湖承载着城市的荣耀与梦想,见证着成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成都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门场所。”一位马拉松赛参赛者说。
同一天,“爱成都·迎世运·滑遍蓉城”成都市公路轮滑邀请赛也在东安湖公园举行。这是成都首次举办公路轮滑赛事,比赛共吸引了41支代表队的506名运动员参赛。赛事包含20公里、10公里及亲子5公里3个竞赛项目,设置男女成青组、少年甲组、少年乙组及亲子欢乐组等多个组别。
作为本次系列赛事之一的“大美田园·乐跑温江”温江半程马拉松同时开跑。赛道贯穿温江北林绿道环线核心区域,串联起多处地标景观。参赛者穿梭在如诗如画的“绿色隧道”,途经湿地秘境、公园和田野,沉浸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领略温江独特的生态与人文交融之美。赛事的全流程“宠客”服务温暖人心:高校志愿者贴心引导、“温江加油团”呐喊助威、终点提供中医推拿服务,还有特色公交接驳专线等,全方位为参赛者提供便利与关怀。
此次温江半马也是“跑遍四川”系列赛的重要分站。温江半马将智能科技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以赛事为契机,主办方推出系列主题活动与消费路线,有力促进“赛事经济”发展,推动体育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这不仅是“体育+百业”的生动实践,更展现出成都积极迎接世运会的姿态,助力打造“骑跑运动之都”体育品牌,让市民和游客在运动中感受城市魅力,共同迎接世运盛会。
蒲江县则以一场“村跑”展现了当地居民对世运的期待之情。这场“村跑”的西来铜鼓村赛道设置不仅有半程马拉松,还特地设置了4.7公里的“橘香欢乐跑”。赛道贯穿蒲江县最具代表性的田园风光与人文景观。参赛者奔跑在临溪河谷之畔,一侧是潺潺溪流相伴,一侧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与广袤橘香花田。微风拂过,橘香四溢,一幅“人在画中跑、花香满盈身”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赛道补给点提供的蒲江特色水果耙耙柑,让选手们在尽情释放运动激情的同时,品尝甜蜜滋味。
户外营地、非遗集市、特色美食……赛前的嘉年华活动也精彩丰富。参赛者感叹:“领个参赛包,竟感受到了逛庙会的快乐!”除了紧张刺激的跑步比赛外,赛事还设计了趣味亲子跑、农民运动会、音乐节、土特产集市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残障人士市集”“奔跑的力量,让爱无碍”公益计划等活动,充分践行“公益办赛”理念,传递温暖与爱心。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融合发展标志性活动的“蜀山100”2025年四川·崇州街子古镇越野赛,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近2000名越野跑爱好者参与,赛事设置60公里、35公里、25公里、10公里的越野竞技组,以及亲子A组(10公里)、亲子B组(5公里)的越野体验组别,兼顾专业竞技与大众参与需求。赛道巧妙串联街子古镇、康道、光严禅院、凤栖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选手们奔跑穿梭于明清古巷、山野竹林与生态茶园之间,尽情享受“景中奔跑、画中竞技”的独特体验。亲子组别的设置,让孩子在家长陪伴下参与越野,培养了毅力与勇气,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
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青少儿跆拳道巡回赛在青白江区进行。比赛项目涵盖7大项目,并细分14个年龄组别。在跆拳道项目赛场上,选手们精神抖擞,高难度踢击动作与敏捷闪避技巧接连上演。他们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诠释着跆拳道的深刻内涵,充分展现出青少年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
不久前,2025年锦江区首届匹克球比赛暨世界运动会项目推广活动在成都锦江区举行。为了吸引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领域的选手参加,比赛设置社会、企业、专业和高校四大组别,让选手和观众充分领略了匹克球这项新兴运动的全龄运动友好特质。一位参与者告诉记者:“匹克球巧妙融合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的项目特点,为我们带来了全新运动体验。”
活动现场,独具特色的“世运空间”成为焦点。世运知识角、体验项目区人头攒动,射箭、飞盘、软式曲棍球等10类世运会项目向公众开放,激发了大众对世运赛事的浓厚兴趣。知识问答环节更是掀起高潮,民众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世运会的认知,进一步点燃了对世运会的期待之情。
(本报记者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