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山东出“实招”

时间:2025-04-15 16:33:00

如何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是广大群众关心的事情。4月15日,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省对口支援办公室主任李秋生介绍,《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为实现这一目标,主要从三方面发力。

其中包括,推动特色产业增收富民。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优化县域产业空间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中小微企业向中心镇集聚、乡村工坊和创业车间向重点村汇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县域富民产业增长极,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比如,泰安市岱岳区大力发展黄精产业,有效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亩均收入超5万元,从前的“土坷垃”变成了“金疙瘩”。还有总书记十分关心的枣庄石榴产业,全市石榴加工、销售等市场主体发展到118家,石榴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2万元,高于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8万元。下一步将研究制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县域富民增收的政策,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

促进农民高质量就业创业。规范发展农村劳务合作社,打造区域劳务协作平台,推动区域内劳务信息对接,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开展农民工服务保障专项行动,加强农民工就业动态监测。

强化农民增收政策保障。滚动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深入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积极消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就业帮扶车间提档升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建设和发展就业帮扶车间。在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充分挖掘重点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及附属临建、工地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方面用工潜力,围绕适合人工作业、劳动密集型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推动农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范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