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从显示技术到航天动力 蚌埠近200件创新成果闪耀“科交会”

时间:2025-04-27 19:55:00

大皖新闻讯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彰显国内显示技术的领先实力,“蚌埠造”龙云发动机助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来自蚌埠的近 200 件创新成果精彩亮相,展现出这座老工业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劲实力。

“大玻璃”领跑世界显示技术

在蚌埠展馆,一块光滑的“大玻璃”吸引不少人驻足,这就是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去年年底,由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成功下线,实现了高世代OLED玻璃基板的“中国制造”。

高世代面板,意味着尺寸更大,能够切割出更多的屏幕,广泛应用于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等领域。“这块玻璃基板的尺寸达到2290mm×2620mm,面积是现有6代生产线产品的(1500mm×1850mm)两倍多。”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金良茂介绍,OLED显示具有自发光、超高对比度、宽视角、广色域等优点,是新一代主流显示技术。

近年来,韩国三星、国内京东方、维信诺等头部显示企业相继启动了8.6代OLED面板生产线建设。目前,合肥国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建成之后,我们的8.6代OLED玻璃基板将作为核心原材料进行导入应用。”金良茂解释说,就像硅片对于半导体芯片制造的作用,8.6代OLED玻璃基板则是生产高世代OLED显示面板的核心材料。

“8.6代OLED玻璃基板代表着玻璃制造领域的最高水平。”金良茂表示,该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关键装备自主研制,对于我国实现OLED显示产业固链强链,引领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火箭发动机有了“蚌埠造”

线条流畅、整体呈现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充满着机械美观与科技感……仅从外形来看,很难想象,这是一台火箭发动机。

“这是我们研发的龙云发动机,可提供75吨海平面推力,发动机推重比超过100。”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奇介绍,该款发动机的推力调节范围为32%至105%,可三次启动,经过了100余次、累计14,000秒的热试车考核。2024年6月23日,龙云发动机以多机并联构型率先完成了我国最大规模的10km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落户蚌埠的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为九州云箭(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从事可回收与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技术与产品开发的商业航天企业。

除了龙云发动机,九州云箭还成功研发了凌云发动机(LY-10),具备10.5吨的海平面推力,并且拥有30%至110%的推力调节范围。迄今为止,九州云箭已经与多家客户签订了超过一亿元的产品和服务合同,成功为十余家体制内外的客户提供服务。

“亮”出200件创新成果

记者了解到,本届科交会蚌埠展区达300平米,近200件展品在省、市展区展示。其中,有90余件新产品在主题展厅展示,涉及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生物化工、新能源、商业航天、汽车零部件等多个产业领域。

在4月26日的开幕式上,蚌埠4个项目入围开幕式签约: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新一代智能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入围开幕式的10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合作的“生物基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的“硅基电子技术与产业化”项目、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合作的“《激酶抑制剂治疗及预防技术》相关专利转让”项目等3个项目入围开幕式的10大中国科学院“融合点”安徽行动项目签约。

近年来,蚌埠市紧抓创新体系建设,2024年兑现各级财政资金4亿元,落实研发费加计扣除减免税额8.27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金额2亿元。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行动,企业研发投入上报增速20.3%,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预计同比增长12%以上。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强化为企服务,2024年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32家,总量突破1000家、全省第5。上市公司总数达10家、全省第6。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编辑 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