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沧州市邮政管理局推动快递进村服务全覆盖

时间:2025-04-07 16:08:00

沧州市邮政管理局整合各品牌快递资源,实现运输、分拣、派送、售后等工作统一调度,带动快递企业“抱团取暖”,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近日,任丘市石门桥镇东关张村村民李蒙接到短信通知,他网购的商品已送达村里的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几分钟的工夫,李蒙就从家里走到服务站,顺利取走了快递。

家门口取快递,这样的场景,在城市司空见惯,但在农村,一度难以实现。以前,为了取一件快递,许多村民要驱车几十公里赶到附近乡镇或县城,费时费力。如今,在沧州市邮政管理局的推动下,各快递企业积极探索快递进村模式,通过共建共配中心、快递驿站或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等方式,让农民在家门口取快递成为现实。

“由于农村位置相对偏远、住户分散等原因,如果一家快递企业单独进村分拣、派送,耗费时间和人力不说,在运营成本上很有可能入不敷出。”沧州市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科科长杨志寰道出了快递进村的难点所在。

小包裹,连接着大民生。让农村群众享受便捷、高效、优质的快递服务,既是市邮政管理局今年工作的主抓手和着力点,也与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民生实事项目不谋而合。如何鼓励沧州快递企业开展快递进村业务?成为摆在沧州市邮政管理局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题。

沧州市邮政管理局整合各品牌快递资源,实现运输、分拣、派送、售后等工作统一调度,带动快递企业“抱团取暖”,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坚持以改革破题,首先要摸清农村快递服务现状和群众实际需求。只有10人团队的沧州市邮政管理局,仍然成立了3个党员突击队,撒到全市16个县(市、区)326个村。“既要做好单位日常工作,还要利用周末深入农村调研,有时一天就要往返三四个县市,路途最远的一次驱车400多公里。”杨志寰说,农村快递数量有多少?建设多大规模的驿站可以满足需求?驿站位置选择的便捷性……带着这些问题,突击队员们一头扎进了村里。每到一个村,他们挨家挨户走访,询问村民意见;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快递驿站设置点,他们分组从村民家步行到预设点,通过计算时间和路线,选取确定最优方案……

走访过程中,突击队员们发现,如今沧州农村居民网购数量逐年上升,几乎和县城居民差不多,如此多的快递,村里却没有固定的存放点,给村民生活带来严重不便。南皮县鲍官屯镇的王书会老人说,在外工作的孩子经常在网上买东西寄到家里,可取货点在十几公里外的县城,自己只能等村里的年轻人去县城办事儿时帮忙取回,有时候一等就是半个月。在东光县找王镇,有的村民则表示,跑远路去取快递,不仅增加了一笔日常开销,还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到了快递点也要等工作人员翻找,有时一等就是半个小时;在盐山县小庄镇,有些村子虽然实现了快递进村,但由于快递员负责好几个乡村快递的分发,派送速度非常慢……

沧州市邮政管理局整合各品牌快递资源,实现运输、分拣、派送、售后等工作统一调度,带动快递企业“抱团取暖”,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摸清了实情,如何推动快递进村?党员突击队的足迹又从沧州转战到了保定。保定作为省内开展快递进村工作较好的城市,沧州市邮政管理局党员骨干们主动去“取经”,通过与对方深入沟通交流,发现当地不同快递企业之间,已经建立了十分成熟的合作机制,有些在县级网点共建共配中心,有些在村里设立快递驿站,还有些和汽车站合作,实现快递“坐车”进村……梳理汇总这些经验做法后,工作人员又认真察看内部数据库,了解到浙江、山东、四川等地快递进村工作较为突出。如浙江的数字赋能快递进村,通过“快递+”引流模式服务农村电商。山东综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发现成熟的经验做法与保定基本一致,经过几个昼夜的反复研究,党员突击队明确了接下来的路径——整合各品牌快递资源,实现运输、分拣、派送、售后等工作统一调度,带动快递企业“抱团取暖”,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推进方案定准了,鼓励快递企业积极践行并不容易。最初,许多快递企业对开展进村业务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这项业务耗时耗力、收益不高,还要和竞争企业分享资源,十分划不来。沧州市邮政管理局组织党员骨干深入企业开展座谈、调查研究,短短一周时间,就跑了30多家企业。“座谈不是听听意见、走走过场,结合企业发展现状,我们帮助他们梳理分析快递进村的可行性和收益。例如,几家企业合作后,可以共用一个分拣场地,从而大大节省租场地费用;整合各自企业快递员,进行分拣、中转、派送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村村通的公共汽车配送快递,减少快递车辆单独进村派送费用;各企业可以统一调配的快递员多了,基本可以实现一村一名快递员,配送速度也会有显著提升……”杨志寰说,和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算账”,帮助企业算清楚进村服务的盈利点,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其中有一家快递公司,工作人员先后跑了7趟,负责人被他们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深深感动,也主动参与其中。

青县百世汇通负责人张彦鹏,是“快递进村”的首批践行者。“以前,快递公司各自为政,势单力薄,很难满足乡村分散派件需求。”在张彦鹏看来,市邮政管理局找到的这条路径,十分值得尝试。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计划将青县马厂镇打造成为快递进村的典型乡镇。整整一周的时间,我们可以说是‘长’在了这里,逐项确定合作企业、合作模式,算清了车辆配送、人力资源、场地租赁等综合运营成本。”杨志寰说,发往马厂镇的快递,都统一配送到张彦鹏在镇上的快递网点,在这里统一分拣后,再由不同品牌快递员分别配送到对应的村庄。这样一来,不但村民受益,快递网点和快递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快递进村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沧州市邮政管理局整合各品牌快递资源,实现运输、分拣、派送、售后等工作统一调度,带动快递企业“抱团取暖”,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有了成功的案例,沧州市邮政管理局“趁热打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探索新模式。在东光县安屯村等地,乡村超市很是火爆,对此,工作人员推动当地“三通一达”四家快递企业和乡村超市共同合作,成立快递超市,超市老板不仅能通过收发快递赚取利润,还能借助快递人流实现其他产品售卖的增收……随着越来越多村级网点实现协作,沧州市邮政管理局将推广的层级前移,带动快递企业把合作拓展到县级。在他们的鼓励和推动下,青县5家快递公司率先打造了县级快递共配中心。共配中心建设过程中,市邮政管理局工作人员多次现场调度,对厂房建设、分拣区域设置、物流通道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共配中心建设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共配中心效果如何?“企业联营可以共享仓储、车辆、人工,从而降本增效。仅厂房租赁费每年就能省出近100万元,算上人力、运力投入,省得更多。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就能让快递跑得更快。”青县快递共配中心负责人说。

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市邮政管理局工作人员并没有歇歇脚的打算。杨志寰说,面对全市400多家快递企业,他们积极挖掘和培育“快递进村”服务典型示范点,通过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筛选出十几家运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农村快递网点,以点带面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当前,我们正在重点推进客货邮融合项目。”杨志寰说,经过实地调研,他们发现随着私家车增多,县级汽车站逐渐遭遇客流量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快递企业和汽车站“资源共享”,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市邮政管理局的整体统筹下在河间开设试点,韵达、申通、中通等快递企业,利用河间汽车站闲置土地共建库房,用于多家快递企业的分拣、中转等工作;在河间汽车站购入的一批新客运车辆上设置“快递专区”,在不影响乘客正常乘车的情况下,不同快递公司将各自搭上发往相应村庄的客车,把快递送到村民家门口……

“打通快递进村的同时,快递出村同样重要。”杨志寰说,在下乡调研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一些颇具特色的农产品,苦于较高的运输成本,不能更好地拓展销售市场。接下来,市邮政管理局将重点关注农村电商,进一步优化运输线路,利用进村快递车将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