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黔山贵水领袖情·回访记|立德树人育“匠心”

时间:2025-04-10 07:34:00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时间标记非凡印记,在贵州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都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为贵州把脉定向、指路领航,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总遵循。

2011年5月9日上午,习近平同志考察黔南州福泉市的瓮福集团,对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等做法表示赞许。当天,习近平同志还来到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与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交流,鼓励大家更加注重应用技术,更加注重示范推广,更好服务“三农”。

2015年6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深情寄语学校实训基地学生,“学生时代是美好的,同学们在这里奋发力量,每一寸光阴都很宝贵。”

2021年2月5日上午,在贵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并同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连线,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考察,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殷殷嘱托,坚定了贵州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承关怀而奋起,贵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新风采。

【深深牵挂

4月6日,沿着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修建的长征文化主题园栈道,学校22级党务工作专业2班学生李欢,为参观者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

作为学院“忠诚工匠”青年宣讲团成员,李欢利用“三下乡”走向田间地头、走进教育基地开展一次次地宣讲,两年时间里,共面向校内外参观人员宣讲超过1万余人次。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时的叮嘱语重心长。

在贵阳市清镇职教城的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实验室,学生在操作汽车工业机器人

曾经的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早已升格为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直接服务贵州新型工业化建设。近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和招生分数线逐年攀升。“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争当忠诚工匠”成了李欢的人生目标。

“职业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立德树人是首要任务。”总书记的叮嘱启发了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熊星对如何办好职业教育更进一步的思考。

依托校内贵州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忠诚工匠文化研究院等组成的“一院一园三馆三中心”实践育人平台,学校通过构建“大党建引领、大思政铸魂、大技能立身、大文化浸润、大科研赋能”的协同育人体系,打造以“匠心立魂、匠行为根、匠技立身、匠尺形标”为内核的忠诚工匠文化育人品牌,推动职业教育育人成效最大化。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学生进行实训。 赵光煜 摄

学校将“忠诚工匠”育人品牌的理念,融入到思政课程的整体设计中——

在教学内容上,紧扣时政热点和贵州本土的亮点,以深刻领悟当前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深入挖掘贵州本土的正面典型案例为课程案例素材;在授课主体上,邀请行政领导、行业企业大家大师、道德模范、优秀毕业生代表、身边榜样等作为授课教师,建构“政校行企”四方协同育人模式;在教学形式上,探索“理论宣讲+实践讲述+艺术展演”的艺术思政课模式,将德育和美育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以文化引领、文艺赋能,实现技能报国。

“学院将‘忠诚工匠’文化培养融入案例教学与实训课程,培养的学生不仅职业素养过硬,而且忠诚度高,学生到企业后能稳得下来、发展得好。”熊星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谌贵璇 王雨 管云 张凌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