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简单说来,关锦防线的修筑,至少发挥了两个作用:
一是遏制后金;
二是虚耗明朝。
作为孙承宗的杰作,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关锦防线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也进行了高度的肯定,并认为关锦防线在明朝灭亡之后还继续存在,是比马奇诺防线更加固若金汤的存在。
但是,在静夜史看来,这条防线在给明朝带来久违的安全之外,更带给明朝难以名状的巨大负担,而正是这些负担,最终彻底拖垮了明朝。
为什么这么说呢?
1、关锦防线太烧钱了
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小冰期,比如吏治腐败,比如北方大瘟疫,比如通货紧缩,每一个原因都可以置明朝于死地。
很多人认为相比于小冰期和吏治腐败等,通货紧缩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明朝后期,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两个字:没钱。
从隆庆开关后,虽然每年全球超过一半的白银通过贸易出超流入明朝,但是长期的通货紧缩还是让明朝财政收入异常感人。
没有钱,朝廷就没有资金发工资,结果很多军人也加入到农民起义的造反大军中,而朝廷同样没有钱招募军队镇压农民起义。
在崇祯时期,明朝的花钱大项很多,比如长此以往的明朝宗室开支,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开支,抵御后金入寇的开支等。而因为文官集团的祸害,明朝无法从地主商贾手中收税,只能从农民身上摊派,这直接助长了农民起义军的气焰。
而关锦防线,是堪比明朝宗室开支的又一个花钱大项。
天启年间,孙承宗上任,他用了4年时间,修了大城9座,堡45座、练兵11万,每年耗费白银300万辆,而关锦防线每年屯田收入才15万两,那么亏空的部分怎么办呢?当然是全部从关内补充,也就是从全国农民头上摊派。
关于关锦防线,孙承宗的设想是从山海关不断向后金区域延伸。而触角越长,补给成本就越高,且风险越大,且防线延伸的成本会随着长度的加大而成倍增加。所以从防线出炉开始,就不断有大臣提出反对,最终防线止步于锦州附近。
对于明朝而言,为了国土安全,付出的代价确实有些大,不过就和当下培养孩子的家长心理一样,只要能够让孩子成才,受再多累也是值得的。
但是明朝除了受累,还心累,除了烧钱,还烧心。因为随着明朝内部党争的相互倾轧,明朝在关锦防线的政策也是不断反复。比如阉党上台后,孙承宗下课,高第上台,全部弃守关外据点。而阉党下课,袁崇焕上台后,再次恢复关锦防线,明朝在关锦地区又进行了“二次创业”。
因为明朝的弃守反复,关锦防线成为真正的吞金巨兽,将本就不宽裕的明朝彻底拖入国家破产的深渊!
2、关锦防线有致命缺陷
关锦防线是孙承宗不可多得的杰作,但是不代表这个杰作完美无缺。
比如这个防线只有纵深,而没有正面。
防御线,无不横亘在敌我之间,发挥着迟滞敌人进攻的作用。但关锦防线却是例外,此防线从山海关开始,向后金区域延伸400多里,形成了一个纵向的防御体系。
关锦防线如同一把尖刀插入后金版图,且越插越深。孙承宗构筑防线时,设想以山海关为基地巩固宁远,以宁远为基地巩固锦州。为保证宁锦等地的安全,孙承宗又在防线周边修了塔山、松山、大凌河等堡垒,组成一个全方位的防御体系。
但关锦防线没有正面宽度!防线的宽度等于城池的宽度。关锦防线布置在辽西走廊,走廊长不足200公里,宽仅8到15公里,西部是燕山,东部是渤海,这种狭长的地形注定了防线徒有纵深而没有正面。
好在此时的漠南蒙古和明朝是同盟,后金也没有海军,所以关锦是后金南下的唯一通道。但是事物总在发展,比如后金可以征服漠南蒙古,毛文龙可以被砍,孔友德等可以投降后金,而明朝除了在防线上进退没有任何的变化。
这就导致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即关锦防线,终归还是关不紧。
1628年,皇太极从古北口入寇,京师戒严。后金从蒙古地区的迂回,前后进行了6次,这种入寇,宣告了后金解锁了进攻明朝的新路线,也宣告了关锦防线理论上的破产。
关锦防线对于后金更像是塞子之于水缸里的水。水缸完好时,水只能从塞子流出去,所以水受制于塞子。但后期水缸边上出现了破洞,那么这个塞子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后金以骑兵为主,不可能呆在原地被关锦防线一步步蚕食。所以后金一直在其它地方想办法。
从辽东千里迢迢迂回到蒙古高原偷袭明朝,对后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比如后勤不足,容易被断后路等。但正因为这显得太不可能,才让明朝被这突然的袭击打得晕头转向。
后金征服漠南蒙古后,关锦防线基本就是一个摆设了,但是作为明朝的吞金巨兽,它还在不断将明朝的财富卷入其中。
毫无疑问,关锦防线增加了明朝东北方向的纵深。但是防御体系的成功不只是一条单薄的防线,而是需要明朝内修政理,外联蒙古才能奏效。而明朝没有做好相关的工作,致使关锦防线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因为明朝后期的吏治腐败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关锦防线不仅没有起到阻挡后金入寇的目的,反而成为拖垮明朝的重要一环!
成也关锦,败也关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