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猎德街道,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地处天河区西南部,三面是主干道,一面临江,东起华南快速干线,与员村街道相依;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到广州大道中,与越秀区五羊邨相接;北至花城大道,与冼村街道相邻,面积3.6平方千米。
1999年12月2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天河区成立猎德街道办事处,截至2021年10月31日,猎德街道辖7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海清路13号。
历史沿革
1999年12月2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天河区成立猎德街道办事处。2002年,天河区政府同意猎德村撤消村民委员会,建立公司,实现撤村改制。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猎德街道辖猎德、利民、远洋明珠、誉城苑、南国花园、华海6个社区。

截至2021年10月31日,猎德街道辖7个社区:猎德社区、远洋明珠社区、南国花园社区、利民社区、誉城苑社区、华海社区、广粤国际社区,街道办事处驻海清路13号。
猎德街道2021年统计用区划
猎德社区、远洋明珠社区、南国花园社区、利民社区、誉城苑社区、华海社区、广粤国际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猎德街道地处天河区西南部,三面是主干道,一面临江,东起华南快速干线,与员村街道相依;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到广州大道中,与越秀区五羊邨相接;北至花城大道,与冼村街道相邻,面积3.6平方千米。
交通
猎德街道主要交通干线有猎德大道、临江大道、华夏路等。

历史文化
猎德古村位于广州大道以东、华南快速干线以西、花城大道以南,毗邻珠江,总面积约3.03平方公里。一条猎德涌(又称猎水)穿村而过,将猎德分为东村和西村。猎德建村历史已超900年,据北宋年间《元丰九域志》记载,猎德是当时南海郡番禺县七镇之一。
北宋年间,猎德东村李氏先祖李铨携家人自粤北珠玑巷南迁,在猎德建村,垦荒定居。猎德西村李姓先祖早在宋代就来到南雄珠玑巷,后南下到新会司前石步乡西桥村居住。这一家族中有位叫李益彦的能人来到广州做生意,遂后定居“猎德西乡”,繁衍至今。另外,梁氏宗祠、林氏宗祠和麦氏宗祠的重建碑记也都记载了其先祖从北方南迁的历程。
猎德村历史上出过2名进士、2名解元、9名举人、86名秀才,还有12名因军功显赫而进仕的人。现今村内仍然可以看到重建过的镬耳屋、祠堂群、石板街、荷塘、鼓楼等岭南水乡特色建筑。
地名由来
猎德街道因大部分原为猎德村地域,故名。猎德村名取自西汉著名思想家杨雄在其著作《法言义疏·学行》中有“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的句子。猎德的意思是追求完美的道德的意思。
文物古迹
猎德村历史上曾有广府祠堂24座,到当代存有祠堂约10座,多始建于清代。在整村改造时,祠堂无法一一保留和重建,猎德村在今猎德涌东岸,紧邻猎德大道“猎德”牌坊,异地重建祠堂区,形成祠堂群。
风景名胜
猎德涌

西浦大街沿猎德涌西岸伸向村内,长约400多米,西浦大街两侧一边是现代商场、酒店,车水马龙,另一边则是古香古色的岭南建筑。
花城广场

花城广场占地56万平方米,是广州市开放式市民活动广场。花城广场为“羊城新八景”的“塔耀新城”景区组成部分。
海心沙公园

海心沙公园面积17.6万平方米。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和11月27日闭幕式在海心沙公园举行;园内有城市之心、百万花海、星光大道、音乐喷泉、白云之帆、环心园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