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毕昇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

时间:2024-08-02 19:30:44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雕版印刷在宋代迎来了黄金时期。庆历(1041-1048 年)年间,布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梦溪笔谈》记录下了这一发明: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用火烧硬。排版时,先把松香、蜡、纸灰等物混合在一起,涂在特制的铁板上,再放置大小合适的框,然后把需要的活字面朝上排在铁框内。然后将铁板放在火上加热使黏胶物融化,活字从底部黏合在一起,便成一版,即可印刷。印完后,再次加热后取下活字,以待下次使用。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多备几套泥活字,交替使用。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的铅字排印法完全相同,相对于雕版印刷术,成本低、效率高,称得上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革命性进步。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大木活字、金属活字。它传入西方世界,促进了西方的文明进步,到16 世纪,欧洲出版物数量激增,形成了庞大的出版产业,也鼓励了各地方言和文学的兴起。但是在中国,活字印刷术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广泛传播,雕版印刷术仍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毕昇活字版复原模型,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