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于不同阶层制定了明确的礼仪规范,包括:称呼、言行举止、日常生活等。
一、阶级等级划分和称呼
夏商周时期,天子的国中官吏分为公、卿、大夫、士四个等级。主要诸侯的国中官吏则分为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其中卿、大夫、士又分为上中下三级。

公:指三公(周朝三公:太师、太傅和太保),宰相职位。
卿:高级官员。
士大夫:当官的知识分子。
大夫:低级官员。
士:有才能的知识分子。
寒门:没落的名门望族。
庶(shù)民:有房有田的人。
流民:生活没有着落,四处流亡,没房没地的人。
氓(méng)民:从外迁来,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佃(diàn)户:租用地主家土地种地的人。
奴隶:失去人身自由并被主人任意驱使的人。奴指的是男性,隶指的是女性。
按照古代阶层称呼,您是哪一类?
二、各阶层老婆的称呼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跄跄,庶人僬僬。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r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礼记》·曲礼下
穆穆:端庄威严的样子;皇皇:盛大显赫的样子;济济:整齐庄重的样子;跄跄:走路有节奏的样子;僬僬:匆忙紧张的样子。

天子的老婆叫 “皇后”。
诸侯老婆叫 “夫人”。
大夫(当官的)老婆叫 “孺人”。
士族(知识分子)老婆叫 “妇人”。
庶人(平民老百姓)及以下的老婆叫 “妻子”。
古代男子对于自己妻子的谦称 “内人”,屋内之人。

三、各阶层对于去世的称呼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