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河北平山县属于哪个市(石家庄平山县域的变迁)

时间:2024-10-29 09:18:51


“平山县一大片,灵寿县一条线”。

平山和灵寿

平山县地域宽广,为石家庄面积最大的县,县域面积占石家庄市的六分之一。

平山县在石家庄市位置图

一、明代的区划

明代,县以下设“里社”,洪武初,改里社为乡,平山县有4乡,即:永乐乡、温塘乡、上延乡、下延乡

不久,又改乡为里社,全县15里社,即:在城社、胜佛社、义羊社、白砂社、温塘社、封城社、贾壁社、张齐社、冶里社、小齐社、白雁社、上庄社、郭苏社、黄泥社、洼里社。

宣德、景泰年间增6社,即:东关社、台头社、两河社、鹿泉社、蒲吾社、白楼社。全县共21社。

平山县21里社图

二、清代的区划

清沿袭明制,咸丰三年(1853年),平山县辖有21个里社、38个庄、708村。

据清康熙《平山县志》记载,当时全境东西长180里,南北宽50里(50里记载应有误)。咸丰三年,县境面积有所扩大,全境东西长160里,南北宽205里,一直到民国时期县境无变化。

清咸丰《平山县志》疆域

三、解放战争时期区划

1945年,为纪念周建屏烈士,又将平山县西部山区(以石羊沟、青杨树、郭苏、柏岭之间的自然山岭为界)析置建屏县,俗称“西建屏”,县政府驻秘家会,后迁东黄泥、洪子店,辖9个区,即:洪子店、北冶、小觉、王家岸、营里、蛟潭庄、合河口、孟家庄、东黄泥。

建平县和平山县

东部仍为平山县,驻平山城,辖6个区,即:回舍、温塘、郭苏、南甸、两河、城东

平山县和建屏县

解放前夕的1948年,平山县东部的11个村庄划归获鹿县,即:张堡、南白沙、北白沙、王村、沿村、田村、上黄壁、下黄壁、黄壁庄、上吕、北庄

四、解放后的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山与获鹿、井陉两县相邻的部分区域在行政区划上有几次变动、即:

1956年3月,井陉县的玉皇阁、要子岩、石家庄、井沟村划归当时的建屏县。

玉皇阁、要子岩、石家庄、井沟村

1957年9月,井陉县南西焦、北西焦、七亩、刘家会村划归平山县。

南西焦、北西焦、七亩、刘家会村

1958年9月,平山、建屏两县合并为平山县,辖15个公社,即:洪子店、柏坡、北冶、建屏、店头、营里、蛟潭庄、合河口、光宇、城关、回舍、温塘、两河、南甸、郭苏

1960年6月,本县的孟岭、庄头、东丘陵、西丘陵、田都、永乐、古贤、庄头村划归石家庄市获鹿县。

孟岭、庄头、东丘陵、西丘陵、田都、永乐、古贤、庄头村

1962年,合并的各县纷纷恢复原来的建制,而建屏县没有恢复,很大原因是岗南水库的建设。建屏县驻地——冀西重镇洪子店淹没水底,建屏县没了县城,就没有再置县。而今的平山仍有“上半县”、“下半县”的说法。

洪子店


建屏县并入平山县

1982年1月,获鹿县的马山、黄壁庄,灵寿县的王角3个公社划归平山县,与本县的上三汲公社、胜佛公社成立黄壁庄区。

黄壁庄区

1984年4月撤销黄壁庄区,恢复建区前的行政隶属关系。

1988年8月,撤区并乡,全县10镇、14乡、712个行政村

平山

部分村庄变更所属乡镇。

原青杨树乡的马峪村归岗南镇,原缑家庄乡的讲里、霍家沟、西坡村归西柏坡乡,原唐家沟乡的燕尾沟、通家口、窑上村归西柏坡乡,原六亩元乡的榆树坪、白草坪、南段峪村归宅北乡。

同时将原杨西冶乡的东黄泥村改为南东黄泥村,将孟贤壁乡的东黄泥村改为北东黄泥村